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25篇
  免费   1600篇
  国内免费   1899篇
系统科学   2019篇
丛书文集   1344篇
教育与普及   6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27篇
现状及发展   422篇
综合类   48719篇
自然研究   2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685篇
  2015年   1239篇
  2014年   2659篇
  2013年   2008篇
  2012年   3146篇
  2011年   3497篇
  2010年   2788篇
  2009年   3109篇
  2008年   3068篇
  2007年   3831篇
  2006年   3552篇
  2005年   3091篇
  2004年   2734篇
  2003年   2475篇
  2002年   2189篇
  2001年   1789篇
  2000年   1367篇
  1999年   1109篇
  1998年   782篇
  1997年   748篇
  1996年   685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505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400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280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215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结合科技动员思想,融入集成动员和科技创新理论,为集中军地优势科研力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业务组合为切入点,以业务总线为基础,以建立健全跨组织的工作模式为目标,提出重新配置科技资源和统一组织科技力量的科技动员模式--“顶层治理”“平台连接”和“载体落实”发展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为科技支撑应急资源超常规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2.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近几年间,国际关系的动荡对中国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警示和要求。放眼未来,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应服务于建立更为完善和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在部分顶尖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全英文的教学科研环境,形成支持中国科学家更多参与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的体制机制。相信这些提升中国科研“软实力”的举措会对中国科技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44.
人工智能作为热点话题吸引了相关学者对其进行政治哲学维度的批判,但其批判依然停留在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半径之内,并未深入到政治的前提——生产领域。大数据算法作为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其所得出的非线性结果重塑了人们对于"价值"的理解,并引导一种对于"使用价值"追求的复归。随着边际成本的不断递减,大规模生产逐渐向大众生产转变,这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抗性分配关系重组,社会消费力变革的趋势开始出现。产消一体化,即新型工人——"产消者"的大众化成为这一变革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45.
概念体系构建和术语工作是制定任何标准的基础,在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场景中,构建概念体系和术语工作面临不同利益相关方需求不同而难以达成共识的巨大挑战。文章梳理了ITU-T FG-DPM在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和项目组成员之间达成通用概念共识构建统一术语及定义的经验,通过规范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采用术语多维度协同视角来构建统一的数据处理与管理概念体系,促进了工作组和项目组内外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领域数据处理与管理方面达成共识。文章对多学科多领域场景的概念体系构建和术语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并不局限于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领域。  相似文献   
46.
基于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承载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有限杆单元计算分析方法.分析了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承载机理及受力特性,建立了双桩基础计算分析模型.其次,根据前、后桩与边坡相对位置关系,给出了后桩所受剩余下滑力与前桩所受土压力的比例关系.在传统有限杆单元分析方法基础上,结合陡坡桩受力特征,导得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与"P-Δ"效应的单元刚度矩阵修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的有限杆单元分析MATLAB计算程序.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本文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给出了适用于陡坡段桥梁桩基的设计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理论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正确可行,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构建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而课程思政资源又是实现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的重要支撑。《素描与色彩》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是思政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重点是思政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衔接,难点是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点的化合。应对课程教学素材与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与政治文化背景,凝练典型个案,对接专业知识内容,通过系统化整合,达到教学案例蕴含思政背景,教学过程贯穿思政内容,教学评价植入思政主题的全过程课程思政目的。  相似文献   
48.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规划的提出和全面实施,中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也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根据中国目前的隧道建设水平,本文引入了超长隧道的概念,介绍了修建不同超长隧道需要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展望了一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9.
 对全球科技智库的学科领域、理论体系、具体方法以及实践成果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调研结果显示,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安全社会、能源环境等学科领域是科技智库研究方法关系网的核心,交通建筑、天文地学、生物医药、材料化学、数学物理、信息通信等学科领域处于辅助地位。科技智库的研究理论经由科技规划、科技评估、科技路线图的实践,逐渐向DⅡS研究体系发展。科技智库研究的具体方法可分为数据收集方法、信息整合方法、综合研判方法、方案构建方法4类,具有多主体、多对象、多介质、多因子、多组合、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多阶段、多角色等特征。随着科学技术在公共服务和决策咨询中的应用,科技智库的研究方法以可视化平台、跟踪调查平台、综合检索平台为依托,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完善。  相似文献   
50.
In 1985, more than thirty geomorphologists, planetary scientists, and remote sensing specialists gathered at a conference center in Oracle, Arizona, to discuss an emerging area of research that they called “mega-geomorphology.” Building on a conference of the same name held in London in 1981, they argued that new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sights emerging from the study of extraterrestrial planets had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geomorphology to broaden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ope. This new approach was, however, neither unproblematic nor uncontested. In the discussions around mega-geomorphology that took place in the mid-1980s, the perceived conflict between the use of remote-sensing techniques to observe phenomena on vast spatial scales, on one hand, and the disciplinary centrality of fieldwork and field experience to geomorphology, on the other, was a recurrent theme. In response, mega-geomorphologists attempted to re-situate fieldwork and re-narrate disciplinary histories in such a way as to make remote sensing and planetary science not only compatible with geomorphological traditions but also means of revitalizing them. Only partially successful, these attempts reveal that the process of adopting a planetary perspective in geomorphology, as in other earth sciences, was neither straightforward nor inevitable. They also show how the field and fieldwork could remain central to geomorphology while also being extensively revised in light of new technical possibiliti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